「熱浪」,泛指持續數天甚至數周的異常高溫天氣現象,其成因主要包括大氣壓系統、溫室效應和城市化進程等,可能導致中暑、熱衰竭等健康問題,並對農業、供水和能源系統造成巨大壓力。世界各地因熱浪導致的死亡事件屢見不鮮,如2003年歐洲熱浪造成約7萬人死亡,2010年俄羅斯熱浪導致5.6萬人死亡,這些慘痛的數字提醒我們熱浪的致命威力。
臺灣橫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,夏季高溫屬自然現象。然而,近年來溫度持續上升,而臺灣獨有的都市熱島效應更加劇了高溫現象,頻頻突破歷史紀錄,更有學者指出「我們正在經歷的每個夏天,可能都是餘生最涼爽的夏天。」這種現象是否有可能逆轉?在此前提下,本期電子報試以簡述熱量之成因、影響、可能導致的災害、各國因熱浪導致死亡之現象。引導讀者認識熱浪。另針對臺灣的「都市熱島效應」進行討論,城市所在之處如何因人類活動、建築物密度、交通流量等因素導致溫度高於週邊郊區。同時延伸思考,現今較為廣泛討論綠色解方:植樹,是否真能透過樹木行光合作用達到減碳效果而有助於降低溫度。此外,在講究減碳的時代,綠建築設計理念,如何與傳統風水學相互呼應,創造以自然和諧為設計理念的綠風水建築,如綠色屋頂、垂直綠化和自然通風系統,創造更涼爽、可持續的生活環境。
https://disaster.moe.edu.tw/WebMoeInfo/NewInfo/Newsletter/Details/11304#